各州(市、地)残联,本会各部门、中心:
3月6日,省残联在西宁举行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肖建军作了题为《把握新要求、适应新期盼,为夺取青海残疾人事业新胜利而奋斗》的重要讲话,《讲话》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残疾人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现随文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学习落实。
二〇〇九年三月六日
把握新要求 适应新期盼
为夺取青海残疾人事业新胜利而奋斗
——在bet36365首页成立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9年3月6日)
青海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 肖建军
各位领导、同志们:
1989年3月8日,青海省残联第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这次大会,郑重宣告bet36365首页成立。从此,残联肩负起“代表、服务、管理”的神圣职责,始终致力于改善残疾人状况,青海省的残疾人事业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bet36365首页成立20周年,就是充分认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我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历程,深刻总结宝贵经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把握新要求,适应新期盼,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不断开创残疾人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2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中国残联的指导支持下,全省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回顾20年的光辉历程,我们感到豪情满怀,信心倍增。
——20年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当中,大力宣传普及“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指导残疾人事业持续协调发展的科学理论不断丰富。理论指导发展,发展提升理论。改革开放以来的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永不停顿,硕果累累,大体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1984年—2001年为起步和探索时期,其主要成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残疾人事业开始步入依法推进的历史新阶段;2001年—2007年为推动和发展时期,其主要成果是邓朴方同志论著《人道主义的呼唤》出版,人道主义思想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思想之一;从2008年开始为重大突破和加快发展时期,其主要成果是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的指导下,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成立,标志着残疾人事业理论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人道主义,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道德规范;人权保障,是国家的责任;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残疾人的心灵等等,这些重要思想理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刻阐述了新时期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大意义,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发展的思想结晶,是指导残疾人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的科学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旺盛的生命力,已成为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必须长期坚持而不动摇。
——20年来,在改革开放和富民强省政策指引下,一系列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法规政策制定实施,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形成。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残疾人事业。中共青海省委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对群众团体工作领导的意见》,加强对残疾人事业的领导;省人大颁布《青海省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为发展残疾人事业提供法律保障;省政府制定实施《青海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批准执行五个残疾人事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和加强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解困、文化体育等工作的意见,扎实推进各项残疾人工作;省委、省政府专题研究残疾人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领导视察残疾人工作、慰问残疾人;县级以上人大执法检查、政协执法视察、政府专项执法检查广泛开展,累计开展121次执法检查和视察工作;为777名贫困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103名残疾人及其亲属先后当选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残疾人反映诉求的渠道更加畅通,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环境更加优良。
——20年来,在全省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残疾人事业的工作内容不断拓宽,已成为一项多领域、综合性的社会事业。残疾人事业从一个较低的水平起步,由小到大,由救济救助型的社会福利工作,逐步发展成为包括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社会保障、权益维护、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预防等10大领域的综合性社会事业,在青海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日益显现出不可替代、独具特色的重要作用。残疾人康复工作由聋儿语训、儿麻矫治手术、白内障复明手术“老三康”发展成为社区康复、精神病综合防治、脑瘫儿童康复、孤独症康复等“新十五康”,其中“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青海光明工程”、“彭年光明行动”、 “千人站立行动”、“听力助残行动”等重点康复项目效果尤为显著,深受群众欢迎,累计有16万人(次)的残疾人得到了康复服务。残疾儿童入学率由21%提高到68%,救助209名贫困残疾考生进入各类大中专院校深造,救助3412名贫困残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扶持47644名城乡残疾人接受实用技能培训,帮助63154名农牧区残疾人参加劳动。积极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残疾人就业率由60%提高到85%,全省累计征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6100多万元。举办了三届残疾人运动会和三届文艺汇演,特奥运动员发展到2500名,在国内国际残疾人体育比赛中获得奖牌247枚,其中金牌88枚,银牌79枚,铜牌80枚。西宁市被评为“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全省盲道铺设达32万延长米,一批盲人和聋人图书室、阅览室相继建成使用,无障碍环境大为改善。青海人民广播电台《残疾人之友》栏目丰富多彩,成为残疾人最为喜欢的栏目。
——20年来,在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大力倡导“普惠加特惠”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思想,残疾人在初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内获利特别明显。千方百计、下大气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与全省社会保障同步进行,区别对待,倡导“普惠加特惠”的保障理念,广大残疾人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文明成果。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各级政府扶贫规划,全省99368名贫困残疾人得到政府扶贫、康复扶贫和社会各界帮助扶持,其中69557人基本解决温饱;6857名城镇贫困残疾人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26183名农牧区贫困残疾人被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24972名农牧区贫困残疾人纳入五保供养、临时救助等保障范围;资助4540户贫困残疾人无房户和危房户新建了住房。85%的城镇残疾人参加医疗保险,92%的农牧区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省政府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资金不断增加,各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逐步加大;各级残联发动社会各界开展爱心助残募捐活动,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能力逐年增强,捐款作用得到发挥,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社会各界开展“帮、包、带、扶”等扶残助残活动,广大残疾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服务,生产条件和生活状况明显改善。
——20年来,在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的过程中,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与日俱增,残疾人服务体系渐进巩固提高。一方面我们全力在残联系统构筑机构健全、运行高效、队伍精干的服务体系,想方设法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相继建成了青海省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中心、辅助器具资源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盲人按摩指导中心,已经成为引领全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综合性技术指导资源中心,日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技术支撑、示范辐射作用。大力加强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投资525万元建成的35个县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正在发挥作用;州(市、地)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列入了国家建设规划,其中3个正在建设,可望“十一五”全部建成;推进青海省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审批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征地划界进展顺利,有望今年破土动工;在多巴体育训练基地挂牌成立了国家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并争取中残联200万元资金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基地在培养体育人才、展示高原风采方面的作用不断显现。另一方面,我们利用公共服务建设不断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逐步形成的有利时机,积极推进残疾人服务融入全省公共服务之中,在城市社区卫生工作、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律援助、扶贫解困、教育、就业等领域都致力于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工作,充分体现了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工作机制的效能,公共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了大量的优先、就近、高效、廉价的服务。
——20年来,在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的新形势下,各级残联组织积极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纽带作用,残疾人事业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顺利开展了两次青海省残疾人抽样调查,摸清了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全省8个州(市、地)和46个县(区、市、行委)设立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和残联,404个乡(镇、街道)和3880个村(社区)建立了残疾人组织,分别占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100%和72%,65%的县(区、市)组织规范化建设达标验收;县级以上残疾人各专门协会全部建立,通过州、县、乡残联换届,一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干部走上了各级残联领导岗位,全省专兼职残疾人工作队伍发展到5408名;培训各级残联干部1.5万人(次),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残联系统网络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20年来,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的指引下,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残疾人事业的对外交流空前活跃。贯彻“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广泛开展对外合作和交流,借助外力,积蓄内力,壮大自己,发展事业,先后与北京、辽宁、深圳、福建等12个省(市)残联及社会组织建立了对口支援和互助合作关系,先后争取到深圳市余彭年社会福利协会、台湾曹仲植轮椅基金会、辽宁省残联、北京市残联、福建省泉州市残联、深圳狮子会东海分会、长江慈善组织、世界轮椅组织、澳大利亚籍华人龙凤翔女士等单位和个人援助项目数十个,援助资金和物资折合人民币近1500万元,为我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回顾20年发展历程,我们既饱尝了创业的艰辛,我们又享受着发展的喜悦,我们更心存万分的感激,我们深深感到,省残联20年来走过的每一步,全省残疾人事业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凝聚着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残联的重视、关心和各级党委、政府及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倾注着广大残疾人朋友的智慧和力量,饱含着全省残疾人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借此机会,我代表全省30万残疾人和青海省残联执行理事会,向历来关心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各级党委、政府和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及社会各界,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向顽强奋斗的广大残疾人和辛勤奉献的残疾人工作者表示亲切的问候!
同志们,残疾人事业在20年的创造性实践中,艰辛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主要有:
1、必须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领导体制。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把残疾人事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部署,各级政府承担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主要责任,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兼顾特性、协调发展残疾人事业,这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2、必须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残联组织积极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残疾人事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事业,只有在政府主导下,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大力发掘和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不断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残疾人事业的新局面,才能不断实现残疾人事业与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不断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广泛宣传“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尊重残疾人的权利、价值和尊严,推进公平正义,不断营造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逐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
4、必须始终坚持残联组织自身建设,努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履行“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残联组织是全体残疾人的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加强残联组织自身建设,密切同残疾人的血肉联系,以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战略任务,大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发扬“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致力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推动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
5、必须始终坚持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本质要求,是残疾人事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制度保障。将残疾人事业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制定实施扶残助残的优惠政策,切实解决保障残疾人的民生问题,让广大残疾人共享新青海建设的物质文化成果。
6、必须始终坚持残疾人在发展残疾人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弘扬自强不息精神。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为了残疾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要依靠残疾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成果由残疾人共享。残疾人是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的重要力量,发展残疾人事业必须充分发挥残疾人的主体作用,发掘残疾人的潜能,提升残疾人的素质,激励残疾人自强不息、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人生价值。
20年来,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但同我们事业的宏伟目标相比,同广大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同其他兄弟省区的发展速度相比,我们做的还很不够,工作中的差距还很大,而且在不断拉大,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残疾人事业还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城乡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能力不足。我省30万残疾人中,70%生活在农牧区,50%是老年残疾人,保障这部分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改善对这部分残疾人的服务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基本生活、医疗卫生、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法制维权、社会参与等方面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尚待进一步加强,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残疾人事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工作体制、机制方面还有不符合、不适应的情况,残疾人也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2008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结果表明,全国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与国家统计局2007年公布的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72.9%相差22.4个百分点,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为全社会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8.7%。残疾人仍然是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因此,对于残疾人事业来说,改革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任重道远。各级残联及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必须倍加居安思危,倍加同心同德,倍加珍惜机遇,倍加尽职尽责,为残疾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年来的伟大历程和丰富经验深刻昭示我们: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国家的发展和壮大,没有改革开放,更没有残疾人事业的崛起和发展。20年取得的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站在新的起点上再创新成就,仍然要靠改革开放。
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进入新时期新阶段,党和国家确立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对发展残疾人事业做出重大部署。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强调“发展残疾人事业”,将残疾人工作摆上了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工作大局。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迎来了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推进残疾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抢抓机遇而决不丧失机遇,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奋勇推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团结带领残疾人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
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即将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精神。在残联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学习活动,以此统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使其真正成为推动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围绕残疾人事业“平等、参与、共享”的总目标,从三个方面着力推进发展:一是推动残疾人事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加强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三是优化“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环境,不断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努力使残疾人共享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的物质文化成果。当务之急就是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尽快出台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修订《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办法》、《青海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青海省残疾人优惠待遇暂行规定》等政策法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出台一批政策法规,提供法律保障。
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我们一定要加强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改善残疾的生活状况,改进对残疾人的服务,将残疾人作为重点对象,优先纳入城乡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体系,研究制定针对残疾人特殊困难和需求的专项社会保障政策。要建立健全以生活照料、医疗卫生、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社会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制维权等为内容的残疾人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社区康复,推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大力发展残疾人特殊教育事业;贯彻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不断促进残疾人就业;继续实施农牧区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发展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努力实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残疾人达到15%的目标,办好全省残疾人文艺汇演、体育运动会,组团参加全国重要文体比赛活动;加快推进智力、精神及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残疾人构筑稳定可靠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方便快捷的 “绿色服务通道”。
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我们一定要扎实推进《青海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贯彻落实。残疾人事业“十一五”中期任务如期顺利完成,但是今后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要继续贯彻执行发展纲要,确保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解困、法制维权、宣传文体、无障碍环境建设、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目标如期完成。同时,要认真总结经验,为科学制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我们一定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残疾人组织的自身建设,永远保持与残疾人的血肉联系。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核心是组织。各级残联要把握新要求,适应新期盼,增强紧迫感,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肩负起发展残疾人事业、维护残疾人权益的神圣历史使命。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按照提高州(市、地)、巩固县(区、市)、加强乡镇(街道办事处)、壮大村(社区)的总体思路,全力筑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组织体系,强化专门协会的职能,在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中更好地发挥残联组织应有的作用。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四个五”活动:一是树立五种意识,即科学意识、市场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二是狠抓五个加强,即加强学习、加强沟通、加强基础、加强落实、加强管理。三是处理好五个关系,即正确处理好工作中残联自己做与动员社会做的关系、本级残联做与支持下级残联做的关系、发展事业与加强基础的关系、发挥内力与争取外力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四是当好残疾人事业的五员,即信息员、宣传员、协调员、服务员、指导员。大力实施干部培养规划,加强各级残联及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的能力建设,履行“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上为党和政府解忧,下为残疾人解愁。广大残疾人工作者要始终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热爱残疾人事业,深入残疾人家庭,倾听残疾人疾苦,反映残疾人呼声,维护残疾人权益,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
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我们一定要大力倡导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时代主旋律。广大残疾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激励和鼓舞着人们不断前进,是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我们衷心期望广大残疾人继续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保持乐观向上,不畏艰难的生活态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伟大实践中彰显主体地位,展示聪明才智,实现自我价值。
同志们,早在1984年邓朴方同志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的事业是社会主义的事业,是人道主义的事业,是爱国主义的事业,也是改革的事业。这个事业值得我们付出自己的一切”。春风化雨,春满神州。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中国残联的大力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配合和社会各界的参与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广大残疾人,解放思想,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狠抓落实,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谱写残疾人美好生活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